(大规格河蟹的养殖技术有哪些方面)河蟹养殖放苗密度与产量规格关系
目前,中华绒螯蟹已经成为各地的主要养殖品种,中华绒螯蟹的养殖已经从"养螃蟹"养螃蟹,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养"生态蟹"改变。下面小编为您推荐大规格河蟹的养殖技术,希望对您有所帮助。
规模化河蟹养殖技术采用优良品种,以保证养殖的河蟹质量。
大规模的河蟹
种植水生植物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
俗话说"螃蟹的大小取决于水生植物"。在养殖成蟹的水域种植水生植物,一是作为蟹的天然优质植物饲料;二是为河蟹提供隐蔽的栖息和蜕壳场所,不易被敌人发现,减少相互残杀;再次,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增加水中的溶解氧,吸收水中的有机物,防止水体富营养化,净化水质,保持水质新鲜,改善水培环境;第四,在高温季节,水生植物可以起到遮阳降温的作用,有利于河蟹的生长。水生植物的种类不应该是单一的,而是多样化的。最好将沉水植物、挺水植物、漂浮植物结合起来,合理分布,满足河蟹的各种需求。沉水植物可选自苦豆子、黑藻、伊乐藻。挺水植物如芦苇和茭白,漂浮植物如浮萍。养蟹水域的水生植物种植面积应占水面面积的50 %;60%。夏季7-mdash;8月份是河蟹吃水生植物的高峰期,要抓紧时间,既要保证河蟹的摄食和利用,又要有较高的储存量。不够时,应采取措施补充水生植物,但不能过多捕捞水生植物。腐败的水生植物容易造成水质恶化,诱发蟹类疾病。水生植物太多,特别是像伊乐藻这种单一物种太多,很容易造成底层水断流,会造成底层水变质。所以水道要及时排水,有利于进出水流,改善蟹池水质,否则容易发生黑鳃、浮肿等疾病。
控制放养密度,注意合理混养。
蟹种的放养密度与蟹种规格、饲养条件、上市所需规格、管理水平等有关。可以采用两年一次的养殖模式,即在5月底6月初购买蟹苗,到年底可以养殖成扣蟹,然后在第二年春天将这些扣蟹放入池塘。通常蟹种的放养规格是100 & mdash200/斤。每亩水面放养300 & mdash500只螃蟹可以适当放生,可以提高河蟹的规格和质量。以河蟹为主的成蟹池不能混养草食性鱼类(草鱼、鳊鱼等。)、杂食性鱼类(鲤鱼、鲫鱼、罗非鱼等。)和肉食性鱼类(黑鱼、鲶鱼、鲈鱼等。),而只是一些负滤食性的种类(鲢鱼、鳙鱼等)。).其目的是去除水中的浮游生物,防止水质恶化。但由于蟹塘水生植物多,塘水稀薄,混养数量不宜过多。一般混养是每亩水面50-mdash;100克/尾鲢鱼、鳙鱼40 & mdash50条鱼(鲢鱼和鳙鱼的比例为5:1)。另外,甲鱼不能混在蟹塘里。有条件的可以采用蟹塘混养适量青虾的养殖模式,采取生态养殖管理措施,获得高产、优质、高效。
投放蜗牛满足河蟹对生物活性物质的需求
蜗牛是河蟹最喜欢的新鲜动物饵料。蜗牛是底栖动物,行动缓慢,净水能力强。成蟹养殖池塘,每亩水面投放150-250斤活螺,停止其自然繁殖,可为河蟹整个生长过程提供源源不断的适口、活性蛋白饵料。在各种蜗牛中,可以选择淡水蜗牛的最佳品种&mdash。& mdash苹果蜗牛。苹果螺又名福寿螺,壳薄,个体大,含肉量高(可食成分占体重的38%),食性杂,生长快,繁殖期长,繁殖倍数高。蟹池移植福寿螺,既能保持蟹池的淡水水质,又能为河蟹提供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天然饵料,促进河蟹快速生长,提高成蟹的市场规格。
调节水质促进河蟹健康生长
中华绒螯蟹对水质要求较高,要求水中溶解氧保持在5mg/L,pH值为7-mdash;8.5,透明度30 & mdash40cm左右,水位一年四季春浅夏深、秋深冬深,以维持蟹塘水质好、活、嫩、爽的良好水环境,促进河蟹健康生长。在养殖过程中,一定要坚持定时注水,前期每10-mdash;15天换一次水,每次换水1/3。为了保证高温季节的淡水质量,每天补充一些新水,每周更换两次。另外,每15-mdash;20d加生石灰8 & mdash全池要泼10g/立方米的水。如果可能的话,最好使用光合细菌或EM菌等微生物制剂定期对全池的水进行泼洒,改善水质。
做好蟹病防治工作
近年来,随着螃蟹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,螃蟹疾病也在蔓延和升级。以前从未发生过的蟹类疾病也大量发生,主要是幼蟹纤毛病和成蟹颤抖病,给蟹类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。因此,蟹类疾病的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,做到早发现、早治疗、早预防、早治疗,并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预防。选择光合细菌、EM菌等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。高温季节经常使用生石灰和二溴海因。每15-mdash;杀虫剂应每20天使用一次。为了避免产生耐药性,药物应该交替使用。震颤病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。灌肠杀池是防治震颤病的有效方法。
活蟹的保存方法方法1
冰箱里养着阳澄湖大闸蟹。用大闸蟹绑阳澄湖大闸蟹的脚& mdash& mdash为了减少大闸蟹的体力消耗,然后放入冰箱的冷冻室,用湿毛巾盖上,保存七天以上。
保存方法2
保存阳澄湖大闸蟹的塑料桶/盆。把阳澄湖大闸蟹放进去& mdash& mdash无法级联;然后加水到大闸蟹的一半高度& mdash& mdash主要是保持水分,不能把大闸蟹都埋了,因为你不太可能有增氧设备。如果水太深,螃蟹会因缺氧而窒息。不用盖盆/桶,每天检查大闸蟹,及时吃掉生命力不足的大闸蟹,阳澄湖大闸蟹用这种方法保存。温度不高的时候,大闸蟹可以保鲜5天以上。
中国常见的蟹种:中华绒螯蟹
中华绒螯蟹学名中华绒螯蟹,属于甲壳纲,在分类学上属于节肢动物门、甲壳纲、枝孢科。它在海水中繁殖,在淡水中生长,喜欢挖洞生活,经常躲在河湖岸边和沼泽中,或躲在砾石和水草中。
隆背哲蟹
石蟹,又名中华绒螯蟹,是淡水和半咸水蟹类,甲壳纲,十足目,溪蟹科,栖息在溪流旁或溪流中的岩石下。
青蟹
青蟹的学名是锯缘青蟹。青蟹的甲壳呈椭圆形,扁平无毛,头、胸发达,爪、后脚有力,形似蝎子,故称蝎子。
海蟹
花蟹又称眼斑梭子蟹,约为头胸甲的两倍宽,纺锤形,表面有粗糙的颗粒,雌性的颗粒比雄性的更显著。前额有4颗牙齿,中间的一对额齿更短更小,成体的更锋利,幼体的更圆更钝;前侧缘有9颗尖齿,后齿比前齿大很多,向两侧突出。
游泳蟹
梭子蟹因其胸甲形似梭子而得名。甲壳中央有三个突起,所以也叫"三疣梭子蟹"。
红蟹
红蟹又名十字蟹,头和胸甲宽约1.6倍长,表面光滑。前额有6齿,中央4齿大小相近,侧齿窄而尖;前侧缘有6颗齿,第一颗齿平而钝,前缘中部凹陷,最后一颗齿比其他齿小,但更尖更突出。爪足相当粗壮且对称;掌背节有4根棘;长节的内侧边缘有3个尖刺。胸甲为红褐色,带黄色条纹,而中间前方有黄色十字图案。爪足红色带黄色条纹,两指前端深棕色。
面包蟹
面包蟹,又名中华绒螯蟹、中华绒螯蟹等。背部很长,表面有五个垂直的疣状突起,侧面有软毛。额头窄,前凹,分2齿;眼窝小;前侧边有颗粒状齿;后缘有3个齿;后缘中间有一个圆形钝齿,两侧各有四个三角形尖齿。钳足的形状不对称,右侧指关节比较厚,而钳足收缩时紧贴额头。脚细长而光滑。男腹长,第三至第五节愈合,关节可分辨,第六节近长方形,第七节锐三角形。雌性腹部宽而长,第六节近长方形,第七节三角形。
猜你喜欢:
1.海蟹的养殖方式有哪些,生态习性如何?
2.养螃蟹有哪些技术方法?
3.如何养殖螃蟹
4.河蟹在暂养中死亡的原因是什么?
5.螃蟹震颤怎么防治?
版权声明: 本站涵盖的内容、图片、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,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。若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!谢谢大家!